热门产品 | 手机浏览 | RSS订阅
世界金属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有色 » » 铜业知识 » 其他铜业知识 » 正文

铜在中国建筑领域的消费量将持续增长

           铜在建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为有着优异的导电性能,铜是制造电线,电缆,母排的最好材料。 因为具有耐腐蚀和抑菌性能,铜被广泛用于输送水,气,暖的管道。作为应用历史最广的金属材料,铜深含着文化底蕴。加上其易加工性能,铜可以制造成各式各样的装饰材料,甚至可以直接加工成全铜的建筑。
        中国已经成为铜消费的第一大国。2004年的精铜消费量达到330万吨。其中电力,建筑,信息通讯,电器,交通是最主要的消费领域。展望未来,有人估计中国铜消费量会以9%以上的速度递增。由于没有正式的数据来源,我无法给出几大领域的消费量和消费比例, 也无法判断9%是乐观的还是保守的估计。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尽管铜价高涨,铜在中国建筑领域的消费必将是持续增长的。

如果我们认为铜在建筑领域的消费量等于市场容量乘以铜的消费密度的话。 面向未来,我相信市场容量和消费密度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促成增长的因素有如下几个:

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带动铜消费的稳定增长
建筑标准的提高以及建筑质量提升促进了铜消费密度增长
新产品带来铜消费的新机会
新技术提升铜产品的竞争力
不断壮大的中国铜工业推动了铜的合理消费
消费者的意识不断提高促进铜产品的销售


一、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带动铜消费的稳定增长

        房地产业的增长也就是铜消费的市场容量的增长。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令世界瞩目。2003年,新建城市房屋建筑竣工面积达到12.28亿平米。全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3.67平方米,其中东部地区25.06平方米,中部地区21.99平方米,西部地区23.05平方米。 农村个人投资房屋竣工面积约8亿平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7.2平方米。表一可见城市房屋竣工面积,以及其中住宅,厂房,办公用房等面积增长的情况。

 

         在政策面方面,虽然近来有关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的讨论比较热烈, 政府也出台了政策,为调整部分地区的过热,控制局部住宅价格飞涨,及打压房地产投机行为。 但从政府到房地产业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房地产业依将是支柱产业之一。 因此即使是有新的政策出台,也不会是打压房地产整体发展的,而是意在局部的结构调整。

        在住宅建设方面,自从国家取消福利分房后,住宅业发展迅速。从1999年的5.6亿平米到2003年的6.9亿平米。年增长6%左右。但发展过程中局部存在着问题。如上海、杭州等城市房价增长过快。事实上,飞涨的房价对整个市场的增长并不是一个利好的消息。经过政府宏观调控后,相信住宅市场整体发展呈上升趋势,且发展将是稳定和持续的。

        在工业和商业用房的建设上,增长的速度超过住宅业,从2001年到2003年数据显示,分别达到年增长30%和14%。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各界普遍认为是平稳向上的。因此,我认为在工业,商业用房的建设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势头。同时,我们要注意到,在工业和商业建筑的铜消费密度大于住宅市场的消费密度。也就是说,在工业和商业每增加一平米的新建建筑,将会消费带来更多的铜。

         另外,除了新建和改建建筑,中国的装修市场也是非常巨大的。由数据显示,这是一个每年产值2000亿元的市场。从另一个指标看,越来越多的建材、家居用品超市的出现。诸如,百安居,欧培德,Homedopt 等。从市场发展上看,虽然有精装修房的出现,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二手房交易,两个因素相抵消,可以判断在一定时期内,中国的装修市场会稳定发展的。而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例如,家庭,宾馆,餐厅等装修,消耗了大量使用铜的电线,管材,五金件,和装饰品。

二、建筑标准的提高以及建筑质量提升促进了铜消费密度增长

         中国的住宅人均建筑面积实际已经达到世界的中等水平。住宅建设已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的阶段。从国家建设部的政策导向上看,房屋质量一直成为这几年工作的要点。

         提升相关设计、施工、验收标准是提高工程质量最为主要的方法之一。国家建设部在制定标准规范方面,出台新的标准多且速度明显加快。1998年之前,建筑标准规范的出台或修订一般都要7年左右的时间。而最近几年,有关建筑质量的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导则纷纷出台。平均的修订时间缩短至2至3年。

         在标准规范的内容方面则变化更大。原来很多限制铜使用的条文被删除。比如,在住宅电气设计规范中,原有的以铝代铜的条文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在住宅中应使用铜线”。另外一些具体的技术指标也不断提高。比如,原来的住宅单元一般只有1到2个分支回路,而1999年起,新的标准要求每户至少3个分支回路。回路数量的提高,大大提高了电气安全系数,也同时提高了铜线的消费密度。根据经验值,每增加一个回路,铜的密度可以增加0.02公斤每平米。

         标准规范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以往强调的是有“中国特色”。现在强调的是和国际接轨。今后的标准都将等同或等效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

        另外,有关铜产品的生产,设计标准正在健全。如铜水管的标准,在过去的3年内基本制定齐全。今后的工作可能是标准的微调和各级标准之间的协调。标准的出台实施,对铜水管的应用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1998年铜水管的销量大致在8000至9000吨,而国际铜业协会估计,2004年铜水管销量大致在33000吨左右。

三、新产品带来铜消费的新机会

         很多人认为铜的形象是古老的。事实上,铜是相当有活力的。基于铜的一些优异性能,新产品在这几年不断面世。

          铜具有卓越的耐腐蚀性能,同时还拥有美丽的外观。中国远久历史遗留下来的基本都是铜的东西。但我们现代的建筑都是砖瓦土木结构,我们能为子孙留下一些什么呢?国家艺术大师朱炳仁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在他的推动下,杭州的雷峰塔采用400多吨全铜建成。现在峨眉山的一个殿宇也是全铜构造,现正在施工。前不久,在杭州西湖,全铜的游船已下水。铜门是上海康宇公司的主力产品。这两年,铜门的市场不断拓展。从最初的银行,证券单位,到政府大楼,别墅,博物馆,娱乐中心。现在正走向更广阔的住宅领域。

          国家燃气设计规范已经修订完毕。估计在今年或明年应该颁布实施。一个重大的变化是,家庭内的燃气管以往的设计要求必须是明装,而新规范规定可以暗埋或暗藏管道。铜管是暗埋管道的最佳选择。至今,已有10多的城市的燃气公司开始了安装铜燃气管的试点工程。

四、新技术提升铜产品的竞争力

        铜的产品面临着其它材料的竞争。新的技术提高了铜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国家计划逐步取缔铸铁散热器,鼓励轻型散热器的使用。 在这个市场,钢、铝和铜是竞争对手。 钢和铝的抗腐蚀能力弱,因此其内壁需要涂装防腐材料。而铜可以主动防腐,不需要经过任何处理,可直接接触采暖水。虽然产品价格接近,但从市场份额上看,铜的份额比钢小很多。分析其原因,铜偏软,因此在散热器结构设计时,散热器的造型受到限制。最近的新加工技术,将原来的单排连接管改进为双排管。散热提高了23%,单位铜用量增加12%,利用此工艺,散热器可以做的更大,更美观。另外,有厂家将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技术,移植到铜散热器上,此技术使得在同等散热量下,铜产品的价格大幅下降,价位甚至接近铸铁散热器。

          中国37 %的面积是采暖区,采暖区人口占总人口35%。铜在采暖的应用前景看好。

五、不断壮大的中国铜工业和上涨的消费者意识推动了铜的合理消费

        铜的广泛应用和其供应链的最上端和最下端的变化是分不开的。最上端,以江铜,云铜、铜陵为代表的矿山企业,以洛铜、海亮、金龙、张铜为代表的加工业在近年迅速崛起。以国际铜业协会为代表的非赢利组织,在近年来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以推广铜的应用。最下端,中国消费者对铜的认知越来越好,铜的环保、耐久、卫生等特性逐渐被接受。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也在提高,对铜产品的接受程度相应增强。

结束语

         以上因素在今后几年将继续推动了铜的应用发展。同时,也应注意到,一些因素正在抵消铜应用发展的冲力。比如,在各个应用市场,铜面临其它竞争材料的挑战越来越激烈。铜价的高涨,使得铜产品在价格竞争上往往处于劣势。一些竞争优势不强的市场,可能存在被替代的危险。另外,在规范标准上,标准的不衔接,不健全等也限制了铜的快速发展。但综合评估影响铜应用的两种力量的消长,推动力还是占上风的。因此,可以预测在今后的几年内,铜在中国建筑领域的消费量将继续增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worldmetal.cn/ys/show-139823-1.html

[ 有色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相关分类浏览